校史沿革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走进校园 > 校史沿革
校史沿革
发布时间:2019-11-15 15:54:33     作者:管理员   分享到:

    西安市艺术学校,前身是1970年9月成立的西安市文艺战士训练班(简称文训班),1981年8月经西安市人民政府批准,易名西安市戏曲学校。1983年12月,经省、市政府批准,改建为综合性中等艺术专业学校,定名为西安市艺术学校。
    西安市艺术学校,经过近4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初具规模的综合性中等艺术专业学校,在西北地区享有盛誉。目前有教职工126人,其中教师专职76人。有校办公室、人保科、教务科、学生科、招生办、总务科、演出科等七个行政科室,开设有舞蹈学科(中国舞、民族舞、民间舞、芭蕾舞等)、音乐学科有声乐(民族、美声、通俗)、器乐(中国乐器、西洋乐器等)、戏曲学科(秦腔表演)、美术学科(美术绘画、舞台美术、室内设计、装潢设计、动漫设计等)、学前教育学科等六大学科十几个教学专业,在校生近1000人。

    古城西安,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上曾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以历史文化遗迹闻名中外。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和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需要,从六十年代初就已开始筹建工作。1960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曾成立了“西安市文化艺术学校”,招生舞蹈表演、戏曲表演、器乐伴奏三个,招收学生96名,分别由歌舞剧院、易俗社、三意社代管,校长由市文化局局长兼任。1962年初因三年自然灾害困难而停办。现在的西安市艺术学校是在西安市文艺战士训练班的基础上改建而成,办学经历和教学情况大致分为两个时期。

    一、 西安市文艺战士训练班及戏曲班学校时期(1970—1983)
    这个时期是学校的筹建时期,工作分两个阶段,边筹建、边教学。。

    文训班阶段(1970—1981)
    “文革”中戏曲剧团受到冲击,传统戏禁演。为适应“样板戏”为主的现代戏演出的需求,市革委决定1970年9月(批文12月)成立“西安市文艺战士训练班”,经两年周折,校址从胡家庙工人文化宫迁至长乐影剧院至今,修建排练场和部分校舍。教职工从开始10多人增加到50多人。1970年9月建校首次招生245名,分秦腔、豫剧、京剧、歌舞等四个专业班。由于校舍、师资、设备等困难,到1973年3月,仅剩秦腔班88名学生,其他均已转交给有关剧团培训。这时又将秦腔班分为戏曲表演、器乐伴奏、舞台美术三个专业继续培训。这批学生经七年培训,于1977年10月毕业,全部分配到市秦腔二团工作。这阶段教学是以“样板戏”为主的秦腔现代戏,先后教排并在城乡实习演出了大型秦腔现代《沙家兵》、《智取威虎山》、《红嫂》、《杜鹃》、《血泪仇》、《小八路》、《八一风暴》、《枫叶红了的时候》、《灞河春》等九个大戏,教排样板戏片断和秦腔、眉户、歌舞等近20个小戏,在现代戏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文训班首届主任兼书记杨祺,副主任权贤洲、苏宝勤(1970—1973);第二届主任兼书记王爱民、副主任郭云勇、王保易、贾立身(1974—1981)。
    戏曲学校阶段(1981—1983)
    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百废俱兴,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文艺事业日趋繁荣,传统戏恢复演出。剧团演出人员“青黄不接”的矛盾比较突出。为满足各演出团体的需求,加速培养演出人员,1981年8月市政府决定,改文训班为戏曲学校。并拨款征购土地扩大校园,新盖校舍30多间,购置戏箱、钢琴等教学设备,办学条件得到改善。调入一批教师和干部,加强教学和管理工作。将市秦二团原七零级60名学员返校进修,教学以戏曲表演程式训练为主。1983年底教排了大型秦腔古装戏《巧县官》、《花烛恨》、《玉蝉泪》、《杨八姐盗刀》、《潇湘夜雨》、《卓文君》等,教排大型秦腔现代戏《真与假》、《合家欢》等,小戏《算命记》,传统折子戏《三岔口》、《打镇台》、《斩姚期》、《打柴劝弟》、《连升店》、《三上桥》、《打神告庙》等,这些节目先后获省演出奖、表演奖。这阶段,校长兼书记杨祺,副校长王保易、孙建章、郭学勇。
    西安市艺术学校的筹建长达13年。在筹建过程中,坚持了边筹建、边教学,从办学条件、资师队伍建设方面奠定了基础,在学校管理、教学工作上积累了经验。文训班(戏校)时期遵循着以单一戏曲教学为主,教“样板戏”;解决剧团青黄不接问题的办学指导思想,在有限的办学条件下培养了一批学生,并举办训练班5期,为新疆、宁夏、青海和本省有关剧团培养戏曲演员170多名。文训班时期共教排教学剧目41个,其中大型秦腔现代戏13个,现代小戏16个;大型古装戏6个,古装折子戏8个。在省、市戏曲汇演中先后获得个人奖64人次。
    二、 艺术学校时期(1984—199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飞速发展、为了适应这种发展的需求,彻底改变过去戏曲团体培训学院的传统方法,全面、科学、规范地培养新型文艺工作者,1983年12月省、市政府决定,将市戏曲学校改建为综合性中等艺术专业学校,将学校列为“振兴秦腔基地之一”,主要任务“为市属演出团体和群众文化团体输送合格艺术人才。”学校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完成了从单一戏曲教学向综合性多学科中等艺术专业教学的过渡。教学工作和学校管理走上了正轨。1985年完成了首届国家计划任务招生。首届学生毕业后,1992年学校又面临任务不足、经费短缺的困难。新的领导班子经过调查研究和一系列的工作,克服了守旧思想,转变了观念,确立了“一面向”(面向社会)、“二适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大文化发展需要)、“三多”(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新的办学思路,使学校有了新的转机。
       西安市艺术学校正式成立后,专业设置由原来单一戏剧专业转为多学科专业。1985年设置秦腔表演,戏曲音乐、舞台美术、舞蹈表演等专业,共招生138名。1986年增设儿童剧(话剧)表演专业,招生31名。1992年增设豫剧表演专业,招生40名,1993年与社会力量联合办学,招收职教舞蹈班学生50名。1994年校际联合办学,招收民间舞表演专业学生44名,美术班招生25名,在校生人数从1992年不到50名提高到1994年底的158名。1995年将增设幼教专业,招收委培生178名,招收秦腔表演专业和戏曲音乐专业计划生67名,在校生增至500余名。
    十年正规办学,共招收戏曲表演专业4个班,戏曲音乐2个班,舞蹈专业4个班,舞美专业1个班,儿童剧(话剧)专业1个班,累计招生407名。
    十年来,在多学科教学中,教排秦腔、豫剧传统戏132多个,实习演出80多个,现代戏近20个;教排儿童剧20多个;舞蹈节目20多个,例如秦腔古装传统戏《探》、《三岔口》、《三娘教子》、《盘肠战》、《赶坡》、《看女》、《洗浮山》、现代秦腔戏《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蓓蕾初放》等;豫剧传统戏《潘金莲》、《出府》、《大祭桩》、《三岔口》、《穆桂英挂帅》、《鞭打芦花》、《三对面》、《断桥》、《抱印》等;儿童剧《捉拿在逃犯》、《姐妹俩》、《把门开开》、《张三其人》等获得省、市级演出奖,在西安地区乃至全省颇有影响。
    建校来已向社会输送各类艺术人才275名(含文训班88名)。这些毕业生参加工作后,多数已成为西安地区艺术工作骨干,有的毕业后经过赴美、英、法等国深造后,已受聘于国外著名乐团,成为高级艺术人才。不少学生在艺术专业团体和群众文化团体做出了优异成绩和贡献。据不完全统计,毕业生中获国家级奖的有3人次,大区奖16人次,获省级奖18人次,获地市奖67人次。例如戴春荣(七零级戏曲表演专业)获得了中国戏曲“梅花奖”和“金三角奖”、省级一等奖;任炳汉、郝劫(七零级戏曲表演专业)获省青年汇演一等奖;侯红琴、张涛、康亚婵、贾小红(八五级戏曲表演专业)等多次获市级演出奖和“梅花奖”;张燕萍、孙美群、王楚、张英、肖国凡、王茜华(八六级儿童剧表演专业)等多次获省级电视喜剧小品表演奖。
    1983年12月由戏校改为艺校时,有教职工53人,其中教师29人。到1985年首届招生时,教职工发展到90人,其中教师近60人,到1990年底教职工增至136人,其中教师77人,教辅老师15人。1986—1990年间,陆续调入(分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业人员来校任教。其中有国家一级演员肖玉玲、邹文林、水袖专家李德富、板胡演奏家王瑞擅等。分配来校任教的大中专学生21人,其中八五级留校生5人,教师的年龄结构、文化层次和专业行当结构更趋于合理。
    1985年3月,市文化局党委任命的第一届艺术学校的领导班子是:校长杨祺,书记付光和,副校长郭振云、陈廷智、卢恺、副校级巡事员孙建章、郭学勇;1987年12月调整为校长邹文林、书记付光和,副校长刘养民、原甫民,副校级调研员孙建章、陈廷智;1992年1月调整为校长兼书记陈从周,副校长刘养民,副校级调研员陈廷智。
    24年来,各届领导在建设和发展学校的过程中,历尽艰辛。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校管理做了不懈的努力。全校师生员工,在校党支的带领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在教学和工作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1985年以来,学校的基本设施、设备开始了迅速发展,兴建了教学楼和教工住宅楼、多功能楼,翻新了食堂、浴室,改装了供暖设施,创建了电教室、图书资料室,增添了教学器材、教具、钢琴等乐器,装备了实习演出设备等,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现在教师队伍与1985年前相比,情况也起了很大变化。专任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31人,中专13人;40岁以下36人,占教师数47.4%;41—45岁21人,占教师数27.6%;51—60岁19人,占教师数25%;具有高级职称16人,具有中级职称34人。目前以中青年为主的中级以上职称教师和行政管理队伍,在学校教学和多项工作岗位上,正在发挥着骨干作用。
    学校遵照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发展才是硬道理”等指示精神,结合实际,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在搞活办学强化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尝试,实践中收到了一定的实效。
    更新观念,确立新的办学思路。八五、八六届学生毕业后,到1992年由于办学经费困难,生源范围受限,招生任务不能落实等原因,学校碰到新的困难。新的领导班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经这调查研究,组织讨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等一系列工作,确立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拓宽渠道,灵活办学”新的办学指导思想。以戏曲教学为重点,全方位培养社会文化艺术人才。变单轨制为双轨制采取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办学,实现了“校团(剧团)挂钩”、“校际联合”、“与社会力量联合”办学,形成了国家计划培养,委托培养和各种职业相结合的办学新格局,扭转了徘徊不前的被动局面,使学校有了新的转机。办学路子越来越宽,专业开设由1992年的2个增加到现在的10个,班级由1992年的4个增加到现在的13个,在校生增加到500多名。
    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各届领导都把教学质量当做头等大事来抓。建立了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计划制度、教学记录、查听课、教学保障等规章制度,组织观摩教材、教案展览,开展评教、评学活动、总结、交流教学经验、狠抓了多项教学措施的落实。学校在不同阶段对教学都有明确要求,制定了《基本功训练要求》、《因材施教方案》、《加强基本功训练实施办法》、《培养尖子人才意见》等措施;对教师实行了“任教目标责任制”、“教学质量奖罚制”;对“高精”课明确“五定”(定人员、定项目、定时间、定标准、定经费),并实行“三档升降训练制”。有些重点项目,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进行强化训练,从而促进了教学,出了一些有较高水平的教学成果。戏校时期的“回炉”训练剧目,如《卓文君》、《斩姚期》、《打镇台》、《算命记》、等,从编剧、导演、表演技巧、音乐、舞美设计等都有创新。1988年教排的儿童剧《捉拿在逃犯》、《姐妹俩》、《张三其人》等,1990年教排的秦腔《探窖》、《三娘教子》、《看父》等,1994年教排的豫剧《潘金莲》、《出府》等剧目,都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部分教学剧目参加了省、市汇演、艺术节演出、展览演出,受到了多次奖励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同时被录音、录像,在电台、电视台播出,扩大了社会影响。
    加强了教学研究工作。学校设立了艺研室、嗓音研究室等教学研究组织,积累资料,掌握信息,为教学当好参谋,加强图书、录像资料和艺术教育专业档案建设,为教学和研究工作提供资料。在嗓音研究方面,为表演专业学生安全渡过变声期,取得了成果,在社会颇有影响。每年一次的教学研讨会,发表教学、管理和思想教育论文、意见和建议;总结、交流教学经验,推广新教学法。学校还参加了陕西省中专学校和全国艺术中专教学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学术活动,曾发表文化课、专业课、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论文11篇。十多年来,先后有36人次创作发表大小剧本22个;改编、移植、整理剧本25个;发表新曲、绘画47首(幅)、艺术专业教材、教案8篇;学术论文109篇。教师编剧、移植、整理的《卓文君》、《走雪》、《放饭》、《起解》、《杀仇》、《小宴》、《水漫金山》、《三对面》、《二进宫》、《杨门女将》、《连升店》、《探窖》、《三娘教子》、《打镇台》、《算命记》、《看女》、《三岔口》、《三滴血》等已被列为学校保留教学剧目。
    深化改革,促进学校管理工作。遵照《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文化部《艺术院校建设与改革方案》等有关教育改革文件精神,学校先后制定了《体制改革方案》、《专业职务聘任制实施方案》、《实施细则》、《实施聘任制措施》等。对教职工实行了“年度综合考核制”、“岗位目标责任制”、“教学组织管理责任制”、“浮动工资制”、;对学生实行了“试读制”、“改助学为奖学制”、“新生入学军训制”、“毕业分配双响选择,供需见面”等制度的改革。曾多次由校长、副校长带队,前往省内外十几所兄弟学校考察学习,邀请兄弟学校领导等来校介绍办学经验,使教职工开眼界受教育。为了交流经验,互通信息,增进友谊,促进工作,学校参加了陕西省中专教育学会和中国中等艺术教育学会,参加了学会组织的多种活动。在外事活动中,根据上级的安排与美国、瑞典、日本、越南等外宾和台湾同胞联欢演出。1994年美国华盛顿杜克·爱灵顿艺术学校来访,与我校结为友好学校;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我校舞蹈专业学生参与了仿古入城欢迎仪式的表演,受到外事部门的赞扬。通过这些活动,开阔了眼界,锻炼了师生,扩大了学校在社会的影响。
    西安市艺术学校,正在继续深化内部机制改革,全体教职工在党总支的带领下,振奋精神,齐心协力,正朝着教学优质、秩序优良、环境优美的目标前进。   


 西安市艺术学校历任领导 

 
杨 祺
 
王爱民
 
高进京

王保易 

郭振云 
 
卢 恺
 
付光和
 
陈延智
 
邹文林
 
原甫民
 
刘养民
 
陈从周
 
孙 杨